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臉書分享 line分享 推特分享 微博分享 複製網址

【活動報導】第二期《說說Bar!》溫馨結業 洞見青少年的需求與改變

志工表揚暨分享會 志工表揚合影1 志工表揚合影2 志工表揚合影3 志工表揚合影4 線上和線下與會志工合影

104個工作日 25位青少年 361次來電紀錄

第二期《說說Bar!》在2023年12月底正式落幕,104天來,我們和60位志工攜手在雲端守護青少年,累計服務25位青少年,接線361次。據統計發現:來電者最常來電談論的議題為自我探索,其次為愛情關係,第三為校園狀況。

而在來電回饋方面,「我有意願繼續撥打專線(1-10分)」題項平均9.73分;「在通話期間內我有把想說的事情說完(1-10分)」題項平均9.69分;「與志工聊天讓我感到安心(1-10分)」題項平均9.28分;「對此通話的滿意程度(1-10分)」題項平均8.49分;「與志工聊天讓我感到被同理 (1-10分)」題項平均8.22分。

志工暖心分享服務經驗與感想

本會於113年1月22日(一)辦理志工表揚暨分享會。寒流來襲的夜晚,仍有志工風塵僕僕參與實體聚會。志工辰辰提及:「雖然值線的次數並不多,但這半年來確實可以細膩地看見少年的成長及改變,加上我自己也有助人工作的背景,平時我會把在這裡的經驗拿去和我的督導討論,思考未來接線的方向」。

志工焦糖分享:「藉由這次的志工活動,讓我更知道未來可以引導少年的方向」。志工妮妮反思:「我的值線的感想是:每個人需要的陪伴是不同的,面對不同來電者,需求不同所以要試著切換模式」。更有經常需要加班的志工在百忙之中抽空服務,志工YOYO回饋:「以前沒有做過這種類型的志工服務,對我來說這很新鮮也是很有趣的體驗」。

藉由志工經驗分享,不僅發現志工願意額外花心力精進自我,更感受到他們的善意猶如寒冬中的一股暖流,令人倍感窩心。這段歷程,志工並非單向陪伴與服務,更是與少年雙向學習及成長。

當臨時志工成為來電者  發現社區潛藏的需求

去年9月上街宣傳《說說Bar!》時,遇到一位志工,甫到場就針對專線提出質疑和意見,他不信任任何的心理服務專線,認為心理諮詢專線評價極好或極壞。向他解釋專線的運作、創辦理念後,最後我將一張宣傳單給他,並告訴他:若之後有需求,可考慮看看使用,用不到也沒關係。

兩三週後,驚喜發現他打進專線,陳述一些自己生命中的苦惱。直至專線結束時,大約使用八次服務,同時,我們也從志工紀錄觀察他生活的成長軌跡。這個故事凸顯專線存在的意義,確實有潛藏於社區角落的需求,而這些需求正是我們希望傾聽與支持的對象。

志工如願錄取心輔系所  自述感謝《說說Bar!》的服務經驗

本期部分志工就讀助人工作相關科系(心理諮商與輔導、社會工作等),志工禾禾是歷經兩期專線的元老志工,她和我們分享:「在這裡服務的經驗幫助我在研究所面試中脫穎而出,很感謝有《說說Bar!》平台給予志工服務的機會!」最終也如願錄取心儀的心輔系所。透過服務記錄,我們洞見其專業素養,經常自我反思,無怪乎獲得不少來電者的喜愛。我們祝福她未來在助人的道路上,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我要捐款
回到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