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臉書分享 line分享 推特分享 微博分享 複製網址

【活動報導】青立會自立教育宣導02

桃園市永豐高中22位高一心理選修學生積極回饋 振奮團隊!

永豐高中校園建物 旺德研發長發表專講1 旺德研發長發表專講2 秀蘭社工師發表專講1 秀蘭社工師發表專講2 與永豐高中同學合影 與永豐高中賴輔導組長合影

2024聯合勸募補助青立會推動全台高中職校自立教育,第二場專講在桃園市永豐高中舉行,2月27日上午10點10分,青立會再次邀請劉秀蘭社工師聚焦「自我探索」主題發表專講。永豐高中有22位來自六個班級的高一心理選修學生參加,青立會則有研發長和研發專員共同承辦,活動圓滿落幕。

桃園市永豐高中為公立普通高中,也有國中部,學生人數分別是880與600多名。國中部學生多來自八德區的中產階級家庭,學生鮮少文化不利的現象,其中有原住民和新移民家庭,數量雖少但與其他國中相比差異是顯著高一些。高中部學生是由會考分發,永豐高中的排名為列桃園市高中約莫6-8名。曾榮獲奧運銀牌佳績的林宜螢老師為永豐高中校友,就學期間受學校栽培為國手,後在永豐成立射箭隊陸續培養郭振雄、彭士誠及魏均珩等國手。

青立會專講分成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由青立會陳旺德研發長介紹自立教育的意涵。他闡述目前青少年被稱為「網路原生世代」,在天災人禍頻仍及後真相挑戰中,影響普遍兒少心理及社會發展,成功越來越不容易。新一世代所面臨的挑戰和從前不同,而「自立教育」可謂新世代突圍多重困境之關鍵解方。

在面對生活中不同的框架、挑戰、目標時,能不能找到給與正向支持及回饋的成年。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是師長或父母,青少年在他們的陪伴中努力朝著目標前進,縱然遇到失敗與低潮,也願意重新站起來,達成目標時,能心懷感恩、進一步回饋與造就他人。

旺德研發長特別提及,「自立」不等於「只能獨自努力」。鼓勵各位同學建立正向社會支持,並從照顧自己開始,關心身旁及社會的大小事務。課程尾聲,請同學下載青立會編製的電子書與懶人包,自主學習自立知識與運用社區資源。

在專講第二部分,秀蘭社工師首先詢問學生是否有人知道未來想做的事?只有一名學生舉手表示未來想當心理師。秀蘭社工師表示要先認識自己,進一步擬定目標。她分享了自己45歲考社工師,同時兼顧妻子、3個孩子的母親等各個社會角色期待,以及求學工作的辛苦歷程。了解自己的優、劣勢及如何運籌帷幄。她鼓勵青少年要大膽許願,人脈、資源才會往自己靠近。

人往往在不同的價值、角色期待中做不同的事,在不同時期有各自的掙扎。我們需要經常調整自我、檢視各種社會角色的衝突,如此一來才能累積自己的能量,增加自我覺察與敏感度。

秀蘭社工師分享自立少年「阿翔」的故事,如何在目前的階段訂定目標,以幸福的五角大廈為架構,一步步向階段性目標邁進。曾經嚴重受暴的阿翔最後不僅成功進入軍校,並和自己父親和解,在畢業後更以第一份軍餉替父親辦理後事。秀蘭鼓勵同學從多元的經驗累積「帶著走的能力」,並和他人建立信任關係,成效不僅可期,有時甚至超乎預期。

永豐高中學生紛紛正向回饋專講心得:「聽到講師分享陪伴瀕死的人的經驗,我也想成為那個陪伴的人」、「我覺得個案與社工的互動很好,我也想成為助人工作者」、「有個認同你目標的人,會更有信心走下去」、「珍惜生命中貴人,多點同理心給別人」、「我找到自己未來要走的路,我要彈吉他賺錢」。還有不少同學透過回饋問卷分享:「此專講讓我了解到自立的意義」、「透過朋友和親人的幫助,找到自己的目標」、「不要放棄和自信心這兩項特質對於邁向成功很重要。」十足洞見永豐高中的學子在價值與認知面的寶貴收穫,體現自立教育的積極影響。

我要捐款
回到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