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臉書分享 line分享 推特分享 微博分享 複製網址

【活動報導】青立會自立教育宣導05

基隆高中「自我探索社團」11位學生認識自我&自立

基隆高中校景 陳旺德研發長專講 蔡博堯諮商心理師專講 基隆高中學生專心聽講 講師與學生合影 講師校門口合影

第五場聯合勸募補助青立會推動全台高中職校自立教育專講在「基隆高中」舉行,3月15日下午2點10分,青立會再次邀請天光心理諮商所所長暨諮商心理師蔡博堯以「青少年的自我與自立」為題發表專講。基隆高中有11位高一與高二不同班級的學生參加,青立會則有研發長和研發專員共同承辦,學生參與專講熱烈、活動圓滿落幕。

基隆高中前身為臺北州立基隆中學校,經過數次沿革,而發展至今的基隆高中,共有87年校史。學校除了普通班之外,設有藝術才能資優班、體育資優班、國際人文、海洋科技特色班,以及雙語、數理實驗班等。課程不僅多元且深具特色,是教育部核定的優質學校與108新課綱前導學校。

本次專講分成兩個部分,首先由青立會陳旺德研發長介紹自立教育發展的歷史,並講述自立教育包含的內容。陳研發長首先提及天災人禍對於數位原生世代的影響,以及當下青少年的處境,在中產階級資產傳承較穩定的比較下,脆弱、高危的孩子對環境的適應力更薄弱。少年所感受到的無力感,藉由自立教育拓展知能,從自我認識,理解社會結構議題,進而達到自立立人,鍛造韌性之展望。

天光心理諮商所所長蔡博堯心理師簡述自身豐富的履歷經驗,提醒學生如何在人生的旅程上以心靈的角度看待自己,在自我覺察的過程中發掘自己如何被打動,並依此開展自己的人生目標。

蔡心理師首先以三個神話故事:盤古開天,希臘神話烏拉諾斯Uranus、俄狄浦斯Oedipus來介紹自我的社會框架,並鼓勵同學自立的過程中,必先通過自我覺察、打破威權框架從而自立。再者,心理師以1960年代「25號宇宙老鼠」的實驗描述社會在沒有框架、限制後,個體社會關係發展的走向。他表示:當團體沒有任何壓力(沒有空間、覓食、水源需求後),初生的小老鼠沒有榜樣,產生自我混亂、喪失生存目標。

有趣的是,心理師和「自我探索」社團的同學分享由古典精神分析學派提出的研究結論:六歲之前個體與母親的相處影響日後的情緒發展,而個體六歲以後與父親的相處會影響日後的處事規則,幫助學生回顧家庭與自我的關係。

心理師總結:在不斷的現實挫敗下,個體可以用「自我」來療癒自己,轉換成堅韌的心理復原力,將能量放在對現實目標的追求上,進而達到自立成果。

最後,同學們紛紛正向回饋專講心得:「謝謝心理師有趣的演講收穫良多」、「講師都講得很好,可以引導我們如何認識自己」、「提到很多社會議題、故事、心理知識,了解了平常很少接觸到的東西」、「心理師很有趣,講出了社會的局勢,也讓我們更了解自立的概念」、「學習到自立,更認識自己,了解自己的方向」。顯見,本次自立教育宣導契合主題,學生有清晰且具體的收穫,著實感恩!

我要捐款
回到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