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臉書分享 line分享 推特分享 微博分享 複製網址

【活動報導】青立會自立教育宣導19

桃園市敦品中學37位同學認識親密關係

旺德專講親密關係 旺德專講自立教育 旺德專講童年創傷 蔡社工專講 合照

在陰雨連綿的6月5日,青立會再次驅車前往敦品中學辦理專講,這是第二場從自立教育角度看待「親密關係」講座,講者由青立會陳旺德研發長與新竹誠正中學蔡幸秀社工師擔任。敦品中學共有四個生活區,每區有三班同學。以專業分區,有電機、汽機修、烘焙、門市與資訊四區。本專講對象為第二生活區學生,研修課程為門市服務與資訊專業。同學參與熱烈,活動圓滿落幕。

青立會專講分為二部分,首先由陳旺德研發長簡介青立會服務的項目,描述獨立生活要學習的目標與歷程。目前,同學們處身的數位原生世代(即Z世代),經歷時代中各種天災人禍,工作的收入趕不上物價的成長而導致的工作貧窮,也有可能有經歷過童年逆境經驗,這些逆境經驗會有長期的身心影響。在目前的家庭和學校教育場境中,絕大多數陷入單一價值體系建構的論述和情境,有些時候較難提供每個不同個體適性且正向成長的關鍵支持與資源。

青立會推行自立教育,強調社會中每個個體都是重要的關鍵成員,自立不是只靠自己獨立,而是增強自身周邊的社會連結。從照顧自己開始關心周遭的大小事,進而能夠關懷他人回饋社會。研發長簡介了自立教育課程的內容,也分享CCSA所提供的自立服務,鼓勵在場同學在結束研修後,使用青立會與CCSA提供的資源,開展一個有目的感的生涯。

在第二部分的專講中,誠正中學蔡社工師表示在親密關係、不同階段裡,不同的性別看待生命事件的角度和立場可能是不同的。她首先詢問敦品同學有沒有已成為爸爸的,在場的同學表示,有兩位同學已經是父親了。蔡社工分享最近在學校裡曾發生過的故事,在一次特殊接見中,一位同學被她的女朋友告知即將成為父親,但他問了一句話:「你想要這個孩子嗎?」女孩情緒非常激烈地離去。社工請在場同學發想,如果是你,你覺得這個問話有問題嗎?為什麼這個女孩子的反應會這麼大?同學們的反饋是不覺得這個問話有什麼問題,也不太能理解事件中女孩的情緒反應。社工分享,男性在事件中可能是以單純的一件事來思考這個生命事件,但在女性的角度上思考,在身體發生劇烈變化的當下,對這句話的解讀可能呈現—「他不想要這個孩子」。蔡社工師鼓勵在場同學以不同的角度和身分來思考從親密關係發展而來的各種生命事件。

蔡社工師提醒同學在任何事件發生的當下,處理事情前先處理情緒。親密關係專講內容以愛情的體驗、角色、類型、關係的改變、愛情的五大毒藥、創傷投射、詮釋、過程來講解愛情的各種角度與面向。     

蔡社工師以「偷偷藏不住的愛情」、彩紅色卡和敦品同學解析在愛情中自己可能的心態。同學們熱情回饋,紛紛詢問自己愛情的類型及角色扮演。透過這些探索活動,同學們深入討論親密關係中的經驗和過程,還有不易面對的困境與辛酸。  

最後,蔡社工師探討關於親密關係中的自我意識、不健康關係,並叮囑預防性剝削與數位性影像犯罪的相關議題。蔡社工師期望透過這次分享,能讓參與者克服過去的心理創傷,改變他們對親密關係的觀念。一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其原生家庭的互動模式將深深塑造其與他人溝通的方式,尤其是在親密關係中與伴侶的溝通模式。蔡社工師鼓勵在場同學們當面臨親密關係的困境時,首要的任務便是回歸到自我覺察中,以完整的自我去接納並理解一個同樣完整的他人。他認為,許多人在期待親密關係帶來幸福的同時,往往會將自己在童年時期未被滿足的心理需求,投射到對方之上,盼望著對方能補足自己的不完整(補洞),然而,這樣的期待常常會導致雙方在關係中感到疲憊並兩敗俱傷。

結尾部分,蔡社工師與同學們分享一本書非常有感的精句:「生命中最大的幸福莫過於你深愛的人也同樣深愛著你,而你並沒有錯過這樣的機會。若在生命的旅程中,曾經遺憾地錯過了某個人,那也請你大方地為彼此祝福,並勇敢地繼續前行,因為你必須相信,幸福有一天必定會再次出現在你的面前,而在那一刻,你將會全力以赴,好好珍惜這份愛,並以此不負對方,也不負自己」。

蔡社工師在專講中分享了在誠正中學中的觀察與經驗,而這次的專講內容是由這些學生共同討論與完成的。在這次精彩的專講中,同學們不僅收穫了關於親密關係的深刻見解,更在與講者的互動中,對於自我與他人的認識有了更進一步的理解。他們學習到溝通、理解及尊重,在關係中的重要性,而我們相信,這對於他們個人成長與未來生活都有莫大幫助。

青立會與敦品中學二次合作,激盪出學生豐富的思維火花,也培養出他們對於生活議題的深度思考,這無疑為他們的未來開展了一個充滿可能的視野。儘管專講在短短時間內落幕,但無論對敦品的學生還是教育者來說,或許都能成為他們生命旅途中的一個轉變契機,我們深深期許也相信著。

我要捐款
回到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