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臉書分享 line分享 推特分享 微博分享 複製網址

【活動報導】《說說BAR!》LINE專線諮詢服務03

自我照顧 從設立健康界線開始

助人工作者的隱藏版禮物:從個案身上整理自我,最後成為彼此的鏡子 林怡君社工師分享助人工作者的未竟議題 林岱樺心理師傳授諮商/會談技巧 團督討論,成為彼此支持的力量 林岱樺心理師分享與來電者會談重點

《說說Bar!》LINE諮詢服務專線在今年開線的三個月間,透過邀請諮商心理師與社工師為志工進行團體督導,提供志工專業技能培訓的場域,以及來電者彼此學習與支持的溫暖平台。在這段期間,志工們不僅提升服務技巧,在面對複雜的個案時,培養了更好的應對能力,還學會更有耐心地回應來電者的需求,這份努力不僅使來電者感受到溫暖,也為志工們帶來深刻的個人成長。

團體督導:彼此扶持前進的力量

在服務過程中,志工們常常面臨複雜議題來電者,可能涉及創傷、心理困擾,以及重大生活挑戰。面對這些情況,青立會安排團體督導,為志工們提供重要的支持,志工們學會運用「同理、澄清、反應」初級同理技巧,接住來電者的情緒。在團體督導會議中,經驗豐富的心理師與社工師用耐心與技巧性提問引領志工,讓他們能安心分享與反思服務過程中遇到的困難與挑戰。無論是應對來電者的情緒風暴,還是面對其深藏心底的痛苦,志工們透過團體討論彼此支持,找到更貼近、有效的服務策略。

督導會議不僅是經驗與技巧交流,更是情感支撐。在這裡,志工們發現,無論面對多麼棘手的情況,他們永遠不是孤單的,身邊總有一群夥伴在週六準時上線一起討論、分享,或者僅僅是靜靜地陪伴、聆聽。此過程讓每位志工都感受到團體共好的力量,更有信心去面對未來的挑戰。

設立健康界線,守護志工與來電者

團體督導中還探討助人工作者如何在同理與支持的過程中,設立清晰而健康的界線。許多志工反應,在面對一些重複議題或是情緒起伏較大的來電者時,他們容易感到有壓力甚至無力,團督老師反覆強調志工在幫助他人之前,必須要有足夠的自我照顧意識,才能長久地為來電者提供有效幫助,否則可能發展出過度疲憊或情緒上的耗竭,有損助人工作的服務品質。

溫暖與成長同行

總結三個月的團體督導,志工們在督導的過程中收穫豐富。他們不僅提升應對複雜個案的技巧,也在反思自我成長的同時,更加理解了助人工作的核心價值。無論是應對來電者的情感需求,還是設立健康的情感界線,團體督導都為志工們提供了寶貴的學習機會,讓他們在服務中更加自信、專業。

《說說Bar!》的服務能夠持續發展,背後離不開這些志工的辛勤付出與專業成長。未來,這份溫暖與支持將繼續伴隨每一位志工,為更多來電者帶來希望與力量。

我要捐款
回到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