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臉書分享 line分享 推特分享 微博分享 複製網址

【活動報導】青立會自立教育宣導25

培德工家汽修餐飲學生 從自立教育探究 財富自由是什麼?

馴錢師財商研究中心講師陳茂順 培德工家學生看生涯探索卡 學生踴躍舉手回答提問 青少年自立發展社會福利基金會研發長陳旺德 自立教育宣導 青立會專員、學生、講師及校長合影 全體合影

今年,青立會獲得聯合勸募的支持,推動全台高中職校的自立教育專案。12月13日,在依山傍水的培德工家,舉行今年度的壓軸講座,為青立會今年開展的新服務畫下完美句點。培德工家坐落於山林環繞的雨都,濕冷的空氣籠罩校園,增添了一層神秘仙氣。

靜謐的校園內少了學生們的嬉鬧聲,取而代之的是駕訓班車輛的引擎低鳴聲,在空氣中回響。隨著下午鐘聲響起,汽修科與餐飲科的高一、二、三年級學生陸續進入室內會場就座。會場舞台上,第54屆畢業典禮的裝飾品依然高掛著,似乎在提醒學生們:畢業之後,離開校園,你的未來將何去何從?創校至今48年的培德工家,歷經了疫情衝擊與少子化的挑戰,學生人數從高峰期的八九百人逐年減少,如今僅剩約90位在校生。一些學生選擇進入餐飲業當學徒,一些在學期間兼職打工,也有不少人因家庭經濟需要而提前肩負家計。相較於其他高中生,培德工家的學生普遍需要更早的社會謀生和財務管理練習。

因此,「如何管理好自身財務」成為了學生們此生命階段的一大考驗。馴錢師財商研究中心的講師陳茂順,藉由一場精彩的講座,帶領學生們重新思考「財富自由」的真諦。陳講師首先提問:「對你來說,財富自由是什麼?」
「想買什麼就買什麼!」
「去世界各地旅行!」
「不用工作就能買名牌包!」
「股票隨便投資!」
「不用靠勞力賺錢!」
學生們紛紛搶答,描繪出他們對財富自由的各種想像。

陳講師隨即分享了一對案例:一對30歲的新竹工程師夫妻,儘管月收入高達15萬元,卻因房貸、車貸、保母費及多筆信貸壓力,家庭收支僅能勉強平衡,難以實現學生們理想中的「財富自由」。陳講師點出,會花錢比會賺錢更重要,因為收入的高低往往取決於外在因素,而支出則相較有機會由自己掌控。他解釋:「所謂的財富自由,其實是花錢心態的轉變。當你懂得如何精準地花錢,讓每一分錢花得有意義,這才是真正的財富自由。」

陳講師進一步提出調整理財思維的建議:從傳統的「固定收入 - 支出 = 儲蓄」,轉變為「固定收入 - 儲蓄 - 對未來的投資 = 支出」。這種方式讓儲蓄和自我投資成為優先考量,而不是被動地儘可能節省餘額。他還透過「生涯探索卡」引導學生練習設定生活目標,並強調投資自己的重要性。

他舉例說明,例如NBA球員在職業生涯的巔峰期,收入極高,但花費也十分奢侈。許多球員因未能調整花錢心態,在退休後陷入財務困境甚至家道中落。陳講師提醒學生,儲蓄的兩個重點是建立「緊急儲備金」及預留「預期未來支出」。最後,陳講師鼓勵學生們掌握這些財務管理的核心秘訣,並以明確的生涯目標為導向,邁出穩健的一步步,朝向他們心目中的「財富自由」邁進!

在此次專講中,青少年自立發展社會福利基金會研發長陳旺德,特別為培德工家的學生們帶來了一份實用的「財務規劃」電子書。他以一段街頭健身影片拉開序幕,並問到:「你覺得自立是什麼?當有一天你必須獨立生活,你準備好了嗎?」全場學生專注聆聽。陳研發長指出,自立並不等同於獨立,需要透過朋友、同學、鄰居、老師,甚至善心貴人的相互扶持,幫助我們在生命的不同階段穩步前進。他將自立比作一台自行車,指出生命中的重要他人就如同自行車運轉所需的零件,缺一不可;而個人則需要根據身體與心理的變化,調整自己的步伐,順應地勢與風向,最終衝向生命的目標。

在陳研發長的介紹下,學生們紛紛拿出手機,掃描簡報上的QR碼,財務規劃電子書隨即出現在螢幕上。電子書內容豐富,包括自我財務狀況分析表、金融工具介紹、記帳App推薦、借貸風險解析及納稅責任等,涵蓋了15至30歲青年必備的理財知識。陳研發長鼓勵學生們將這些工具應用到日常生活中,為未來打下良好的基礎。

令人驚喜的是,活動的問答環節準備由悠遊卡有限公司捐贈的知名卡通聯名立體悠遊卡作為禮物!其中包括近期人氣高漲的《Hunter x Hunter》主題卡,還有三麗鷗旗下的大耳狗與布丁狗,以及韓國人氣插畫角色ZIZONE,瞬間掀起全場熱烈的反應、踴躍搶答。學生們愛不釋手,直呼這是最棒的小禮物!

最後,活動在一片感謝聲中落幕。即便是在寒冷的冬日,學生們依然克服了疲倦與睡意,專心參與這場也許當下感受不到重要性,但未來必定大有助益的講座。此外,也感謝培德工家吳佳嬅校長對學生自立需求的深刻理解,積極為他們連結各類社福資源,與青立會攜手合作,為這群迷茫的數位原生世代構建了一張強而有力的社會支援網絡。

我要捐款
回到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