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臉書分享 line分享 推特分享 微博分享 複製網址

拼出絢爛藍圖,築起未來/ 豆豆

不斷歷練與成長,到可以坦然面對過去。

擔任英文人員的豆豆,接待國外來賓 豆豆擔任展場主持,介紹產品 現在的豆豆

原生家庭—家暴起點

從小到大,我在一個正常家庭長大,生活無憂無慮的我,直到升上國二那年,家裡逐漸扭曲變化,變成我不認識的模樣。因母親長年生病吃藥,濫用藥物,比如頭痛,就一次吞了六至十二顆的普拿疼。我一直以為母親很正常,雖然偶爾會說些令人不解的話,說祖母會詛咒導致她一直生病,當時我不確定,卻相信母親說的都是對的。直到某一天,母親突然性情大變,說生病了十幾年,竟是因為我詛咒所害。起初我不以為意,認為這只是一個莫名的笑話,但講久了,父親和弟弟都相信這件事情,我也被洗腦相信自己有不可思議的詛咒能力,心靈受到很大的重創。

認清現實 轉而求生

接著開始承受莫須有的家庭暴力和虐待,家人不再是我從小到大所熟悉的家人,我天真的以為也許再過一天,家裡就會回到原本的樣子。即使被打的慘烈,也不敢逃家,深怕自己逃走了,哪一天家裡變回正常的樣子,就再也回不來,從此與家人形同陌路...。我不甘心的幻想著,一直給自己希望,給家人機會,殊不知日復一日生活越來越不堪,無法去學校上學。每日在黑暗的浴室中度日如年,幾乎沒有食物,衣不蔽體,過著不像人的生活。我無法知道今天是幾月幾號,只能將就度過每一天,撐著、幻想著、渾渾噩噩的睡著,從夢中獲得自由。直到某天,我被綁在椅子上,待我醒來,竟發現眼睛張不開,母親和弟弟下樓笑著我變熊貓眼時,我頓時感覺到,這一次可能真的會被打死,才激發我求生意志,得想盡辦法靠自己掙脫出去。

匪夷所思

逃出以後,幸運的遇見國中同學,找來以前的老師幫我報警,接著一連串的醫療、做筆錄,與社工會談,並準備入住安置機構。這是我不曾想過的,家庭暴力竟有天會在我生命中上演。依稀記得警察與社工們,都不約而同地問我,他們真的是你的親生父母嗎?從未見過像我這樣的案例,父母沒有酗酒、吸毒,經濟穩定,沒有任何異狀,卻發生這樣的事情。

心情跌至谷底 難找出口

入住機構以後,開始適應截然不同的團體生活,因經歷了太多言語和肢體暴力,導致心靈扭曲,滿滿的創傷留在心頭。時常半夜做惡夢,個性變得封閉、害怕、沉重而自卑,認為自己毫無價值。在數不清的夜晚裡總想不明白,曾幻想跟家人再次見面時要說的對白,也在夢中上演想問家人的問題,渴望得到一個解答,究竟為什麼要如此對我?甚至在夢裡,我激動地拿起刀向著我最愛的家人吶喊崩潰流淚而哭醒。經過一年的心理諮商,我才逐漸能夠冷靜地面對過去。

重新認識自己

升高二的暑假,因為厭惡垂頭喪志、充滿負能量的自己,想嘗試改變,拋下過去的陰霾。因緣際會下看到活動投稿徵文活動,有幸獲選參加澎湖文學研習營和英文研習營。藉由參與活動,我從封閉自卑走向坦然面對,新的開始和期待未來。直到離開機構後,我仍記得當時參加活動帶給我的活躍與感動。上大學後也嘗試參加各式活動,拓展自己的交友圈和視野。

返回原生家庭

從機構遷出後,父親透過社工得知我考上大學,不放棄地聯繫,我內心充滿忐忑的和父親見面,才知道在我離家後,換弟弟被家暴,而父親覺察不對勁,才離婚結束這場鬧劇,然父親因離婚揹上沉重的房貸及車貸。當時的我雖然對家人心結尚未解開,但仍害怕父親會想不開而輕生,也想陪伴受到心靈創傷的弟弟,於是我忍著害怕,鼓起勇氣回家。

陪伴與療癒

回家後仍會想起過去的事情,看著曾經受虐的環境,歷歷在目宛如昨日。我睡眠短淺,保持警戒心,因家暴陰霾,養成了一個壞習慣——對任何事情總做最壞的打算,不敢抱持太大的希望,深怕一個不小心,會失望至極,害怕被背叛、受傷害。偶爾想起過去內心忿忿不平,父親與我道歉說過去犧牲了我,因害怕跟母親離婚,弟弟會被母親帶走,到後來才知道原來母親罹患精神疾病。就這樣幾年下來,與家人相處磨合,內心創傷逐漸放下之後,打算重新出發,邁向新的目標。

挑戰自我

我開始計畫轉學,想出國體驗不一樣的生活,嘗試新事物,在大學幾年中,一步步地達成想要的目標,打破預設立場和框架,戰勝過去那個凡事總說不可能的自己。每次遇到困難,感到無助時,都會想起過去那麼難都活下來了,還有什麼好怕的。在每個階段完成大大小小的目標,收穫成就感與自信。

未來一片茫然 摸索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出社會工作後,擔任兩年多的行政,還是對未來感到一片茫然,不知自己適合什麼樣的工作,想尋找真正有興趣、有熱忱的工作。於是辭職,開始探索嘗試多樣化的工作,賣場銷售、活動主持、英文人員、專職家教…等,都是在行動之後,才發現原來自己也可以勝任多種不一樣的工作。而後在學姊的介紹之下意外踏入家教的領域,才發現原來我很喜歡教學,現在正逐步朝這個目標邁進。就這樣不知不覺,竟發現自己與從前已截然不同,不斷歷練與成長,可以坦然面對過去,昂首闊步,勇往直前。

我要捐款
回到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