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臉書分享 line分享 推特分享 微博分享 複製網址

【活動報導】青立會自立教育宣導 28

談情說愛不迷惘:青立會X振芝診所 攜手職人町青少年看見關係中的自己

講師邀請學員製作名牌介紹自己是誰 講師與學員討論愛情關係的健康和有害界線 學員站上台分享健康與有害的愛情關係1 學員站上台分享健康與有害的愛情關係2 老師組作答-健康與有害的愛情關係 學生組作答-健康與有害的愛情關係1 學生組作答-健康與有害的愛情關係2 感謝悠遊卡公司贊助禮品 全體成員大合影1 全體成員大合影2 講師們在職人町招牌前合影

一場從「我是誰」開始的愛情課
4月2日,青立會再次與台北市職人町專班攜手合作「人生設計」課程,特邀振芝心身醫學診所曾揚元諮商心理師,帶領一場專為青少年量身設計的親密關係工作坊。在開場的互動中,學員自製名牌、選擇喜歡的稱呼,展現出以「我」為起點的主體性。這不僅是破冰,更象徵進入一場探索自我與情感世界的旅程。

親密關係是什麼?從直覺到深層的探索
談到「親密關係」,你會想到什麼?原以為答案會集中在戀愛、接吻、分手等直觀事件,然而學員的答案令人耳目一新——他們談「溫暖」、「陪伴」、「曖昧」、「互動」、「包容」等渴望。

這些詞語也揭開了學員對愛情的細膩觀察與真誠分享。從遠距離戀愛能否接受,到衛生習慣與信任邊界,每一個討論都反映出年輕人對愛的敏銳感受與思辨能力,也讓我們看見他們對健康關係的渴望並不膚淺,而是深具洞察。

分組PK:健康與有害關係的分界線
在分組活動中,學生與老師分頭討論「健康的親密關係」與「有害的親密關係」的樣態。學生觀察入微,指出誠實溝通、健康依戀、互相信任是關鍵;而在有害關係中,控制、冷暴力、忽視與不尊重界線被頻繁提及。

老師組則補充了更多心理層面的描述,像是「允許對方保有空間」、「同理心」、「知情同意」等,拓寬了學生的視野與詞彙。透過公開發表與心理師回饋,學生不僅學會辨識,也更理解自身對關係的期望與容忍底線。

真實事件引發的深度對話:我們如何回應情緒的求救?
一場突如其來的突發事件也成為現場重要的討論轉折。學生收到同儕傳來的自殘照片,引起現場情緒波動。揚元心理師立即引導大家討論:「如果是你的伴侶出現這樣的行為,你會怎麼做?」從反感、屏蔽、觀察到尋求幫助,學生各有反應。這場即時教學,不只是談應對,更讓學生意識到,情緒背後的訊號與關係中的責任、理解、與自我保護,同樣重要。

愛的模樣:從測驗、案例、牌卡,看見自己在愛情中的模樣
透過「愛情依戀量表」、戀愛情境案例分析及戀愛價值觀牌卡活動,學員進一步覺察自我。有人誠實分享自己曾為討好對方委屈自己,有人反思愛中的底線與尊重。這些片段讓我們看見:愛情不只是與他人的關係,更是通往自我認識的深刻旅程。

感謝企業贊助:讓自立教育更具行動力
本次講座亦獲得悠遊卡公司大力支持,特別提供了造型悠遊卡作為課堂有獎徵答禮品。學生們踴躍發言、積極參與,讓整場活動不僅有思辨的深度,也有溫暖的互動。青立會在此特別感謝悠遊卡公司的贊助與肯定,讓自立教育更具實踐力,也讓學生在學習之餘感受到來自社會的支持與鼓勵。

數據說話:高滿意度反映高度參與與認同
從課後回饋問卷顯示,教材與講師平均獲得4.5分,學習成效更高達4.8分,學員普遍表達願意主動使用青立會教材。從數據可見,本次活動不只是「談情說愛」的入門,而是真誠觸碰青少年內在經驗的深度教育。

青立會觀點:愛,是一門自我認識的學問
在青立會的實務觀察中,我們發現:「談愛」的真正起點,其實是「認識自己」。這場工作坊讓我們再次見證,青少年不是不在乎愛情,而是太在乎了,只是缺乏有人願意認真與他們好好談一談。而這樣的對話,一旦開啟,他們所展現的敏感度、反思力及判斷力,令人動容。

在戀愛中學會照顧自己、懂得界線與尊重,不是自私,而是自立;而願意傾聽、溝通、陪伴,也不是犧牲,而是成熟。青立會持續透過自立教育推廣,期許每位邁向成年初顯期的青少年(emerging adult)都能建立有溫度、有智慧的親密關係,成為既能愛人、也懂得愛自己的成熟大人。

我要捐款
回到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