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臉書分享 line分享 推特分享 微博分享 複製網址

【活動報導】《說說BAR!》LINE專線諮詢服務 07

學校之外:《說說Bar!》在雲端守護青少年心理健康

暑假來電暴增:青少年在線傾訴心聲的季節

2025年7月至8月,《說說Bar!》LINE專線迎來最忙碌的時刻。學生們短暫離開校園,少了同儕的實體連結與學習重心,許多青少年選擇透過線上平台與志工傾訴心事,聊日常、談苦惱,尋找陪伴。

近期來電議題以人際社交、愛情關係及家庭互動為主,而使用者中涉及自傷與自殺相關比例亦有增加。根據衛福部心理健康司公布的2024年統計數據,自殺是台灣15至24歲族群的第二大死因;而此族群的自殺通報原因前三名為憂鬱傾向、罹患憂鬱症或其他精神疾病、感情因素與家庭成員問題,與專線的觀察相互呼應。

持續強化助人專業:督導與課程並進

為增進志工回應青少年高風險議題的能力,專線自6月至9月已舉辦四次團體督導,由廢墟花園心理諮商所林岱樺心理師及林怡君社工師帶領,透過個案研討協助志工理解青少年處境,並釐清專線定位。

在督導的帶領下,夥伴們學習自我覺察,換位思考與調整接線目標。林怡君社工師也提醒夥伴們設立界線的重要性,她講述自己從剛進入助人工作到現在,一路的體會。「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人須自渡才能他渡。」並鼓勵夥伴寫下屬於自己的感悟。一位夥伴回應:「若無界線,愛會變成枷鎖。守住界線,助人才能成為力量。」

同時,專線也舉辦專業課程:7月邀請台北市中山分局洪晨鐘警官講授「青少年數位性暴力與網路安全防治」,洪警官以豐富的偵查經驗,協助志工認識數位性別暴力樣態與應對技巧;8月則由臨床心理師洪千惠帶領「正念練習:緩解壓力與調節情緒」,引導志工透過正念方法自我覺察、舒緩壓力,課後反饋顯示志工收穫良多。夥伴表示:感覺上課後放鬆不少,心中懷有正向念想,日日是好日!

專線於9月底舉行「自傷行為的理解與回應:青少年線上陪伴實務」,課程將涵蓋自傷的心理與生理機制、自殺風險辨識、具體陪伴方式與陪伴者的自我安定,幫助志工在面對自傷來電時能更有信心地支持青少年。

經歷四個月的培訓與值線歷練,志工們從最初的緊張不安,逐漸轉化為穩定與自信,在助人的道路上,找到力量。《說說Bar!》將持續透過LINE專線,守護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並邀請社會大眾共同關注與支持。

我要捐款
回到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