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31日,萬聖節的清爽早晨,青立會帶著12位來自臺北市無界塾實驗教育機構的高一學生,走進位於信義區的生技公司——台灣百健(Biogen Taiwan),展開一場充滿知識、啟發與人文關懷的「職場探索之旅」。
這是青立會「Career UP—青少年就業培力計畫」的一環,感謝墨仙社會福利慈善基金會的支持,讓青少年能以「學習者」的身分走入專業醫藥產業場域,在真實的職場氛圍中,體驗專業節奏、理解產業邏輯,並思索未來的自我方向。
一、從教室到企業:職場初體驗的開門課
從教室走入企業,是一次學習的轉場,也是一堂開啟未來視野的課。迎接學生的,是百健整個團隊的熱情。18位同仁全員出動,分別來自商業行銷部(Commercial)、醫學部(Medical)與市場准入暨公共事務部(VA & CA),精心設計三大關卡活動,讓學生不僅認識各部門職能,更理解醫藥產業背後的社會價值。
剛踏入辦公室,孩子們立刻被環境吸引——明亮開放的空間、可遠眺信義區景致的玻璃窗、讓員工放鬆的按摩椅,以及以「滷肉飯」、「珍珠奶茶」等台灣小吃命名的會議室,展現外商企業在專業與創意間取得的巧妙平衡。
台灣百健代理總經理 Branda 在致詞中提到:「我們相信創造力與科學並行。研發新藥的過程往往漫長、失敗率高,但正因為不放棄,才有改變生命的可能。」這句話,也成了整場參訪最觸動人心的伏筆——勇於提問、敢於嘗試,就是改變世界的開端。
二、走進三大部門:體驗專業的邏輯與人性
1. 商業行銷部:從市場看見人的需要
在這一關,學生們了解行銷人員如何與醫師溝通、如何在嚴格法規下推廣新藥。同仁分享:「我們的工作不是單純賣藥,而是幫助醫師做出正確處方,讓病人獲得更好治療。」
一位學生問:「如果藥賣不出去會不會被裁員?」同仁笑著回答:「挑戰與穩定並存。選擇這份工作,不只是為了安穩,而是為了不斷學習與成長。」這場真誠對話讓學生意識到,「工作」不只是謀生手段,更是與社會互動、實現自我的過程。
2. 市場准入暨公共事務部:談判背後的公共價值
這個部門被譽為「新藥之門的開啟者」。同仁解釋,他們的任務是透過政府談判,讓罕見疾病患者能以合理價格使用新藥。
「我們不只是爭取藥價,而是代表病人的聲音。」學生聽得專注,也第一次理解政策、健保與醫藥產業之間的緊密關係。這堂課讓他們看到——科學之後,是倫理與社會的辯證。
3. 醫學部與法規部:在科學與責任間取平衡
最後一關以模擬討論形式進行。學生扮演醫學部門同仁,模擬與台大醫師討論處方藥使用的情境,必須根據資料說明藥物療效與副作用。
從實驗室研發、臨床試驗到上市審核,整個過程可能耗時10至15年、投入數百億資金。學生因此深刻體會:每一顆藥丸背後,不只是科技的結晶,更是一連串關於倫理、風險、信任及人性的抉擇。
三、以青年為本的就業培力:學習跨界思考的勇氣
青立會長期推動「自立教育」,強調的不只是技術力,更是「帶得走的能力」——就業力、求職力、適應力與續航力。在AI快速演進、零工經濟崛起的時代,這些能力象徵青年在快速變動社會中的生存智慧與行動自主。
青立會希望透過職場參訪讓青少年理解:未來的競爭不在於單一專業,而在於跨域整合與自我反思的能力。正如青立會團隊所說:「這趟參訪,不是為了讓學生馬上選擇職業,而是讓他們開始問——我想成為怎樣的人?」
四、結語:從理解世界,到相信自己
活動結束前,一位學生說:「我從來沒想過醫藥公司也有行銷、公關、設計這麼多職種。原來世界比我想的更寬。」這正是青立會職涯教育的精神——讓青少年在真實社會場域中,看見多元人生的可能,學會在不確定的世界裡穩定自己。
從一場參訪開始,播下的是理解、勇氣與希望的種子。這些種子,也將在未來的生命旅途中,萌發成改變社會的力量。青立會將持續以跨界合作的方式,打造連結青年與社會的橋樑,陪伴他們成為能獨立思考、勇敢行動的未來創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