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臉書分享 line分享 推特分享 微博分享 複製網址

【活動報導】青立會自立教育宣導 33

青立會×花蓮四維高中×秘密花園 拒當危險情人 學習和平分手

四維高中大門口 丘國鋒心理師邀請同學依據不同的情境選邊站 丘國鋒心理師邀請同學分享自己的想法 丘國峰心理師介紹危險情人的特徵 丘國鋒心理師邀請同學上台把指定的危險情人特徵演出來讓大家猜 青立會陳旺德研發長為大家講解自立內涵 講師與全體學員大合照

114年11月4日,青立會與花蓮縣四維高中合作,舉辦以「愛情關係」為主題的自立教育宣導講座,再度邀請今年5月合作過的秘密花園諮商所丘國鋒諮商心理師,帶領學生認識恐怖情人的樣態、建立健康伴侶關係,並學習如何「和平分手」。現場共有9位學生自主報名參加,氣氛熱烈、互動頻繁,大家在笑聲與反思中,完成一場兼具知識性與啟發性的生命學習。

🌱校園的教育溫度:慈悲教化與生命實踐

花蓮四維高中約有900位學生,設有普通科與綜合高中。學校秉持星雲大師的「三好運動」──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並落實佛光山「四給」信條,以慈悲為懷、智慧教化,陪伴學生在學業、品德與技能上全面成長。從接待輔導老師的親切笑容、到學生專注的眼神與積極回應,都能真切感受到學校「教育是給的工作」的精神落實。

🎭情境體驗:從選邊站到自我覺察

丘心理師以「恐怖情人」為題開場,設計多組情境題,邀請學生動起來、選邊站。「若伴侶要求每天報備行蹤,你會同意嗎?」、「對方因為你呆呆的就說你笨,你會覺得沒差嗎?」

有學生選擇「同意」,認為「沒什麼大不了、大家都這樣」;也有人堅定地站在「不同意」一側,說:「我笨是我的事,不需要你定義。」也有幾位同學站在中間區域,表示「這種情況沒特別想法,要看對象和情境。」

這些分布清楚揭示出青少年在伴侶關係中的不同心理狀態——從依附、順從到獨立、自我覺察的過程。

丘心理師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所謂的「恐怖情人」不只是暴力,而是一種關係中不對等的權力與情緒失衡。他指出,這些行為往往與個人的早期創傷有關:包括家庭暴力、忽視、酗酒、精神疾病或照顧者入獄等經歷,可能造成難以信任與極度依附的反應模式。理解這些背景,能幫助我們以同理而非恐懼的視角看待,也更懂得設立界線、保護自己。

🚻性別觀察:從勇敢發言看見社會位置

在多個討論情境中,丘心理師觀察到性別差異:女生的立場普遍一致,明確拒絕控制與暴力,強調「保護自己、找到自己」的重要性;而男生的意見則較分歧,部分男同學表達「這樣做也沒什麼」、「這是我想要的,有何不可?」

這些差異反映出性別在社會中表意空間的安全度不同——男性相對容易在社會中發聲,甚至承載了文化中不自覺的特權;而女性在關係中更早學會感知風險與自我保護。透過這樣的對話,學生得以從性別社會化的角度重新理解「恐怖情人」現象。

🎬關係劇場:辨識風險、學習和平分手

接下來的分組演練是活動的亮點。丘心理師請學生三人一組,模擬各種「危險情人」情境,讓其他同學猜測是哪一種特徵——控制慾、情緒勒索、依賴性過強、暴力衝動、或自我中心。這樣的互動不只活潑,也讓學生具體理解危險行為如何在日常中展現。

為了讓學生體驗「和平分手」的可能,丘心理師邀請大家上台實演。有人飾演恐怖情人,有人扮演想分手的一方,挑戰如何「不傷人也不委屈自己」。台下觀眾熱烈提供建議,整場充滿創意與共感。

丘心理師總結:「和平分手的關鍵是:不羞辱、以我為主語、少解釋、明確簡短、給對方台階。」他也提供一句最實用的話:「我知道你沒辦法接受,但我還是要分手。」這句話簡短有力,表達清楚、也保留尊重。

他進一步提醒同學:「如果你遇到危險情人,要記得——他不是你愛得起的人,也不是你能救的人。你若真的愛他,請告訴老師,或建議他求助,但要先學會愛自己。」

💬反思與學習:從愛別人開始,先愛自己

丘心理師以「愛自己」作為講座的核心結語。他指出,關係的本質在於理解與尊重,而非占有與控制。唯有在愛自己、看見自己的狀態下,才能與他人建立健康的親密關係。他也鼓勵大家,若身邊出現危險訊號,要相信「尋求協助」不是軟弱,而是成熟與勇氣的展現。

🌿自立教育:讓愛與韌性並行

青立會研發長陳旺德在活動尾聲簡短致詞,分享「自立」的五大要素──安全、信任、支持、合作、與自主。他說:「一個人要能自立,這五項缺一不可。人生的困境不是終點,搞不好正是新高峰的起點。」

他也向學生介紹青立會的免費服務,鼓勵大家在需要時勇於求助、相信支持就在身邊。

💌現場回饋:學習與笑聲的共鳴

學生在講師安排、教材設計的部分皆給予滿分5分的肯定,留言寫道:「很生動有趣」、「讓我學會保護自己」、「互動很好玩」、「更認識恐怖情人」。

青立會特別準備由悠遊卡公司贊助的造型悠遊卡作為參與禮物,學生興奮地說:「都好想要,我有選擇障礙!」笑聲中仍能感受到他們的純真與力量。

🌈結語:讓「自立」成為生活的風景

青立會相信,每位少年都擁有無限潛能,是創造社會改變的關鍵角色。自去年啟動校園自立教育以來,我們持續走入全台各地國中、高中與大學,推動「人人自立」的理念,讓孩子在生命中學會選擇、學會告別、也學會愛。

當教育與關懷相遇,成長就不再只是考試的成績,而是面對人生時那份不慌不怕的力量。而這一刻的花蓮午後,便是那股力量最真實的起點。

我要捐款
回到上方